-
출처: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8E%8B%E5%9B%BD%E7%BB%B4
王国维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王国维 别名 王静安、王伯隅、王观堂 性别 男 出生 1877年12月3日
大清浙江省杭州府海宁縣
(今海寧市)逝世 1927年6月2日(49歲)
中華民國京兆地方颐和园昆明湖
(位於今北京市)国籍 大清、 中華民國 教育程度 私塾
东京物理学校肄業职业 學者 活跃时期 20世紀 知名作品 《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》
《红楼梦评论》
《殷周制度论》
《宋元戏曲考》等头衔 秀才
上海《时务报》職員
苏州中学教師
学部图书馆编译、名词馆协修
南书房行走
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配偶 莫氏、潘氏 亲属 九兒二女 王国维(1877年12月3日-1927年6月2日),字静安,又字伯隅,晚号观堂(甲骨四堂之一),谥忠悫。浙江杭州府海宁人,国学大师。
與梁啟超、陳寅恪和趙元任號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“四大導師”。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,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,在文学、美学、史学、哲学、金石学、甲骨文、考古学等領域成就卓著。甲骨四堂之一。王國維精通英文、德文、日文,使他在研究宋元戲曲史時獨樹一幟,成為用西方文學原理批評中國舊文學的第一人。陳寅恪認為王國維的學術成就“幾若無涯岸之可望、轍跡之可尋”。著述甚丰,有《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》、《红楼梦评论》、《宋元戏曲考》、《人间词话》、《观堂集林》、《古史新证》、《曲录》、《殷周制度论》、《流沙坠简》等62种。
生平[编辑]
- 1877年出生于海宁盐官。
- 1882年入私塾。
- 1893年中秀才。
- 1899年进上海《时务报》,业余去罗振玉东文学社学习外文及理化,开始接触西方文化。
- 1901年秋,受资助赴日入东京物理学校。次年夏,因病回国。
- 1903年起,任教于通州和江苏师范学堂,讲授哲学、心理学等。写出《红楼梦评论》等多篇哲学、美学论文。后自编为《静庵文集》,于1905年出版。
- 1907年,北上,任学部图书馆编译、名词馆协修。期间,著《人间词话》,《宋元戏曲史》。
- 1911年,前往日本。
- 1916年,受邀回国为哈同所办仓圣明智大学编辑学术刊物。又为藏书家蒋汝藻编《密韵楼书目》,并参加纂修《浙江通志》。
- 1917年,著《殷周制度论》。
- 1923年,应逊帝溥仪之召,北上就任“南书房行走”。
- 1925年,应聘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,讲授经史小学,并研究汉魏石经、古代西北地理及蒙古史料。与梁启超、陈寅恪、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四大导师。
- 1927年6月2日,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,原因说法不一,及後葬於福田公墓。
自殺[编辑]
1927年,王于6月2日同朋友借了五塊錢,雇人力车至北京颐和园,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。从其遗体衣袋中尋出一封遺書,封面上書寫著:“送西院十八號王貞明先生收”,遺書內容如下:
五十之年,只欠一死。经此事变,义无再辱。我死后当草草棺殓,即行藁葬于清华茔地。汝等不能南归,亦可暂移城内居住。汝兄亦不必奔丧,因道路不通,渠又不曾出门故也。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。家人自有人料理,必不至于不能南归。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,然苟谨慎勤俭,亦必不至饿死也。
王國維为何自溺,至今仍争论不論,一般學者論點有所謂的:“殉北洋說”、“逼債說”、“性格悲劇說”、“文化衰落說”。陳寅恪《王觀堂先生挽詞》的序言中寫道:“或問觀堂先生所以死之故。應之曰: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,其區域分劃之當否,固不必論,即所謂異同優劣,亦姑不具言;然而可得一假定之義焉。其義曰: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,為此文化所化之人,必感苦痛,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,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;迨既達極深之度,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。”、“吾中國文化之定義,具於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,其意義為抽像理想最高之境,猶希臘柏拉圖所謂Idea者。若以君臣之綱言之,君為李煜亦期之以劉秀;以朋友之紀言之,友為酈寄亦待之以鮑叔。其所殉之道,與所成之仁,均為抽像理想之通性,而非具體一人一事。”
根據溥儀在其《我的前半生》一書第四章「天津的“行在” (1924 - 1930)」中之說法,王國維早年受羅振玉接濟並結成兒女親家,然而羅振玉常以此不斷向王氏苛索,甚至以將王氏女兒退婚作要脅,令王國維走投無路而自殺。然此说漏洞百出,溥仪亦是听他人言传,不足采信。[原創研究?]
家庭子女[编辑]
- 潘麗正
评价[编辑]
- 晚年胡適曾回憶王:“他的人很醜,小辮子,樣子真難看,但光讀他的詩和詞,以為他是個風流才子呢!”[2]
- 关于《殷周制度论》(1917年)一书,旅美作家李劼认为:“从《殷周制度论》所揭示的殷周之异稍稍跨前一步,人们就可以发现,中国曾经是一个民主的联邦国家。虽然那样的民主联邦与美国式的联邦合众国颇有异趣,但在本质上却是完全相同的。也即是说,民主和联邦,并不是西方文化的特产,并不是美国特有的国情,而同样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最为始源的传统。”[3]
- 陈寅恪撰文的《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》:士之读书治学,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,真理因得以发扬。思想不自由,毋宁死耳。 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,夫岂庸鄙之敢望。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,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、一姓之兴亡。呜呼!树兹石于讲舍,系哀思而不忘。表哲人之 奇节,诉真宰之茫茫。来世不可知者也,先生之著述,或有时而不章。先生之学说,或有时而可商。惟此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,历千万祀,与天壤而同久,共三光而永光。
二重证据法[编辑]
王国维提倡以“地下之新材料”补“纸上之材料”,是为二重证据法。王国维首先用出土甲骨文,考订了商代先公先王的名字和前后顺序,证明了历史记载商朝君主世系的可靠性。二重证据法成为中国史学理论的重大革新,为古史及文献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纪元。
人生三重境界[编辑]
王国维的《人间词话》之二六,原文如下:“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。‘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’,此第一境也;‘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’,此第二境也;‘众裡寻他千百度,回首驀見,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’[4],此第三境也。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。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,恐晏、欧诸公所不许也。”是非常有趣的見解。后人常以此三种境界象征奋斗路上的心路历程。
注釋[编辑]
- ^ 王国维二子王仲闻之死及王国维寻死之谜
- ^ 胡頌平編:《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》
- ^ 李劼《中国文化冷风景》(未出版)
- ^ 辛棄疾《青玉案 元夕》
参考文献[编辑]
- 《追忆王国维:增订本》,陈平原、王风编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5月版,ISBN 978-7-108-03111-2
- 葉嘉瑩:《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》(石家莊:河北教育出版社,1997)。
- 周明之:〈王國維的教育思想〉。
外部連結[编辑]
维基文库中该作者的作品:
王国维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:王国维 甲骨學四堂 羅雪堂 | 王觀堂 | 董彥堂 | 郭鼎堂 [显示] [显示] 中国近现代文学流派和社团规范控制 '사람되기 > 인문학'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
(인문학) 위키피디아: 서태후(西太后) (0) 2016.05.14 (인문학) 보도연맹 학살 (0) 2016.04.28 (인문학) Wang Guowei (0) 2016.04.19 (인문학) 왕궈웨이(1877-1927) (0) 2016.04.19 (인문학) 초대 대통령 이승만 박사 (0) 2016.04.08